直擊銀河證券業績會 三大突破口推動財富管理
摘要: 證券時報記者閆晶瀅在各家上市券商陸續披露年報后,對年度業績的說明和解讀成為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在疫情期間,券商的業績說明會也大多通過網上進行。4月7日,銀河證券舉行網上業績說明會。會上,銀河證券執行委員
證券時報記者 閆晶瀅
在各家上市券商陸續披露年報后,對年度業績的說明和解讀成為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在疫情期間,券商的業績說明會也大多通過網上進行。
4月7日,銀河證券舉行網上業績說明會。會上,銀河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秘吳承明出席并對投資者提問進行解答。吳承明介紹,面對行業傭金率的下滑,銀河證券充分利用龐大的客戶資源,運用“大數據”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和業務機會,探索具有銀河特色的財富管理業務服務模式。
三大突破口推動財富管理
近年來,銀河證券財富管理轉型進行的如火如荼。同時,作為擁有營業網點最多、經紀業務占比營收偏高的證券公司,行業傭金率水平的下滑也讓投資者對銀河證券的經紀業務更為更為關注。
對此,吳承明表示,目前行業傭金率約萬三水平,銀河證券的傭金率下滑幅度略好于行業整體水平。在財富管理轉型進展方面,銀河證券制定了三大突破口實現財富管理轉型:通過交易型財富管理,實現以量補價;配置型財富管理,實現以費代傭;定制型財富管理,實現以利增收。
在具體實踐上,吳承明介紹,繼交易型財富管理轉型的鞏固推進,銀河證券2019年已設立財富星系列產品和創設財富賬戶,落地公司配置型財富管理轉型,落實以費代傭收費模式;同時有效調動投資顧問的積極性,提高業務能力以及服務水平,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的投資顧問服務。
此外,針對銀河證券今年剛剛獲取的基金投顧資格,市場關注同樣頗高。對此,吳承明表示,銀河證券的優勢是分支機構網點多、投資顧問多、普通投資者多,有業內認可的基金研究中心,有財富賬戶可明確分割客戶資產,這些業內優勢有利于推廣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獲得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牌照,有助于銀河證券真正實現經紀業務通道收入向財富管理轉型。
當然,業務轉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吳承明坦言稱,銀河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占比較高,也是傳統競爭優勢,傭金費率的下降盡管有所放緩,但趨勢難以更改。
對此,銀河證券通過科技賦能業務,積極推進傳統業務數字化、互聯網化、智能化,建立以前端客戶服務平臺+五大中心+后臺集中運營管理平臺一體化為特征的“大智移云”服務體系,重構產品創設和客戶服務模式。充分利用公司龐大的客戶資源,運用“大數據”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和業務機會,探索具有銀河特色的財富管理業務服務模式。
投行業務正在加大投入
從銀河證券2019年年報來看,與如火如荼的經紀業務相比,銀河證券的投行業務略顯慘淡。在2019年資本市場回暖的環節下,其投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23億元,同比下降13.34%,2019年僅完成1個IPO項目,且科創板項目數量略顯落后,目前尚無保薦企業完成上市。
對此,吳承明解釋稱,受去年政策原因影響,部分項目無法發行,預計2020年將順利發出。在科創板方面,銀河證券一直堅持標準、審慎承做,2020年度內部分項目將獲得進展。目前,投行部門再融資儲備較為扎實,2020年將抓住政策窗口取得突破。
對于投資銀行業務而言,傳統的以高收費為特征的投行業務已進入“強競爭、低收費”時代,今后投行業務收費的急劇下降,將如同經紀業務傭金費率下降一樣不可逆轉,投行的單一通道業務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投行業務如何擺脫責任扭曲的體制限制,在嚴監管、強競爭、低收費、高風險的困局中實現突圍,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擺在證券公司面前尚待破解的難題。
據吳承明透露,銀河證券正在加大投入,以期做大做強投行。2020年是新證券法正式改革注冊制的元年,監管圍繞IPO、再融資、并購重組、債券融資、新三板優化政策全面開花,政策力度和落地節奏空前。券商投資銀行業務作為資本市場改革核心載體,政策紅利將打開投行廣闊空間。
銀河證券,吳承明,投行業務,經紀業務
